01原生家庭对我们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影响我们潜意识的定位。
主要有两种定位:
①主角位置。
②配角位。
一个被父母和身边的人重视的孩子,觉得自己是自己生活的中心,是自己生活的主角。
在这样的潜意识定位下,他的思维模式可以以自己的利益和感受作为思维的基本出发点。
所以他也可以尊重自己,重视自己。
懂得自我维护,懂得自我实现,而不是为别人实现。
当一个人潜意识的出发点是为了自我实现时,他的内心会非常强大。
因为这样可以形成正循环:
我为自己努力——充满动力——付出充分的行动——获得回报—自我认同—自我激励——付出更大的努力。
但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没有被重视过,也没有被当作中心对待过,他就无法形成自我意识。
在他心里,他不是在中心,他会不自觉地把别人放在中心,不一定是他的父母,也可能是他遇到的任何人。
因为他不习惯把自己放在中心,内心的位置不能空缺,所以他可能会把生活中遇到的任何人和其他人放在中心。
可能是老师,可能是同学,甚至可能只是路上遇到在路上和自己说了两句话。
这就是讨好型人格模式的本质:
他们把自己固化在配角的位置上,所以他遇到的任何人都只能作为主角对待。
如果一个人不把自己放在心灵的中心,第一个后果就是他的内心和生活的混乱。
这是必然的。
就像你盖房子一样,最基本的要求,最基本的要求础。
以自我为中心是你整个心理结构最基本的基础。
如果你没有这个基础,你就无法建立任何原则、价值观和生活规划,因为你的心没有一个恒定而稳定的中心点,所以你无法建立一个成型而坚强的人格。
你不能以自己为中心,这意味着你不能建立统一和持续的心理风格和行动风格。
因为你的心理中心在不断变化,今天就是这个人,下一秒就是另一个人,有时有两三个人挤在你的中心。
所以,你今天要为这个人服务,下个月要为另一个人服务,后天要考虑怎么照顾那个朋友。
你是一个天生的服务员,照顾别人的感受,分享别人的烦恼,这已经成为你本能的天赋技能。
因为你的注意力不断向外界投注,不断为别人创造价值,你自己的内心永远不会成长。
你无法形成心理自给自足、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反而形成了:
为他人努力——缺乏动力——无法付出高效的行动——无法获得良好的后果——缺乏回报——自我否定——更缺乏动力。
这是一个不断消耗你的恶性循环。
可以适当做个“自私”的人,别给自己那么大压力
02现在很多年轻人觉得生活越来越累,一个是因为生活压力真的很大,另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是:
你知道你所有的努力,不是为了你自己。
你知道你在为银行工作,为生活费为老板工作,你创造的80%的价值成就被别人抢走了。
对于集体来说,它希望每个人都为集体做出无私的贡献,并为集体做出贡献,这符合集体的利益。
当别人指责你自私,要求你不要自私时,他真正的意思是:
让你放弃你的利益,为他服务,让他获得更多的利益。
对于个人的幸福来说,一个没有形成自我中心的人其实是很可悲的,因为他的一生是为了别人而度过的。
人的思想和主观感受体验差别很大。
正因为如此,一个没有被当作中心对待,没有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生活的人,会很难想象和理解如何改变自己。
他自我改变之前的第一个障碍是一种根深蒂固的限制性信念,即:
我对别人的感情负责。
一个在配角位中长大的孩子,总是要承担很多责任和要求。
尤其是父母关系不合的时候。
由于孩子是在场的第三方,处于冲突关系中的父母会不自觉地将修复他们的关系的责任转移到孩子身上。
原因很简单:
如果两个人吵架,旁边没有第三方,他们可能只是吵架,但如果旁边有第三方,他们可能会打架,因为他们认为第三方会控制局势,说服他们,维持和平。
此时,两个人之间的原始事情,两个人之间的责任,因为第三个人作为见证人,将两个人的责任分配给第三个人。
此外,一个配角的孩子往往要在家庭中承担更多的行为和情感义务。
如果孩子的父母,有一个人擅长使用情感绑架,那么孩子的自我就会更糟。
情绪绑架对孩子心中的扭曲影响很大,根深蒂固。
因为你用情绪绑架了孩子,比如对孩子说:
不要不听话,因为你不听话,妈妈这几天吃不下饭,会生病;努力学习,一定要争气,否则爸爸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
结果,孩子对别人的情绪和感受变得非常敏感。
而且,因为父母把孩子的行为和别人的感受联系起来,孩子就会建立根深蒂固的错误认知:
别人的坏情绪是我造成的,我让别人感觉不好,这是我的错,我必须做一些让他感觉更好的事情。
然而,我认为大多数在配角位置长大的孩子根本没有意识到上述逻辑是错误的,但他们会认为这是非常合理的:
例如,我有一个好朋友,他让我陪他出去,我没有陪他让他心情不好,所以我也很自责。
作为好朋友,我不应该和他一起出去玩吗?而且他对我也很好。上次我让他陪我出去玩,他和我一起出去了。
这样的逻辑会在很多被出身家庭绑架,痛苦却无法解脱的人身上:
我父母对我很好。他们只是脾气不好;
他们生我养我,从小给我吃穿,我应该报答他们;那是我弟弟,从小一起长大,我不帮他感到难过。
这种逻辑最根本的错误是把情感变成一种不可拒绝的债务关系。
在这样的逻辑中,如果别人给了你什么,你必须偿还。
03然而,这个逻辑缺少了最关键的一点。
这个最关键的地方也是所有处于配角位心态的人都缺失的,即:
主动选择人。
在最根本的层面上,一个人对你好,为你付出,这是他自己的选择,这不是你要求的,本质上你没有偿还的义务。
因为如果这个人一开始就对你说:
你好,我想生你,我会养育你22年,平均每天花500元,22年后要求你每月还3000元,共30年。
如果一开始你有这样的协议,你同意了,那么你以后还对方的感情是合理的,因为这是你自己的选择。
但问题是,每个人生来都没有人通知他有这样的协议,这不是你的选择。
因为如果你在出生之初被告知有这样的协议,也许你选择了拒绝?
就像很多恋爱关系一样。
-------------------------------------------------------
易德轩大师网上线:【找大师网】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