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标志着季节和冬日的正式开始。这是一年中最冷的一天来临了,大家是否曾感觉到如此寒冷?
民谚说:“小寒大寒,冷成冰”。从饮食和养生的角度来说,要注意多吃一些温热的食物来补益身体,抵御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害。
关于小寒饮食的建议。
中医学认为,“血遇寒凝”,因此小寒养生注意做好驱寒工作。随着天气一天天变冷,我们身体的御寒能力也随之增加,为确保我们身体的正常功能,因此,在小寒后,食物必须要过热,不要吃太多冷饮或冷饮。
要减甘增苦,“三九补一冬”是非常重要的,小寒时切记不能大补。食物方面可以多吃羊肉.牛肉.芝麻.核桃.杏仁.瓜子.花生.姜等,还可以配合药膳调节。如以“当归生姜”为主要原料的当归羊肉汤,具有温中补血,祛寒强身的功效,非常适合慢性疲劳,严重亚健康状况比较严重的人群。
出现腰膝酸软、畏寒怕冷的情况时,可以吃羊肾红参粥,可以起到益气养阴、填精补髓的作用,具体做法是:羊肾1只,红参数克,都切成碎末,放入大米100克,熬粥。小寒因处寒湿、土气旺、肾气弱,在饮食上宜减甘增苦、补心助肺、调理肾。在寒冷的天气下,可以冲一杯老中医黑糖姜母茶,这样可以起到驱寒的作用。
关于小寒起居的提示。
俗话说得好,“寒来暑往”。在天气寒冷的时候,脚要注意保暖。卫生专家指出,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整体,脚能反映内脏疾病。反过来说,保护好脚又可以增加内脏功能。因此,不要以为足部保暖就是局部保暖,其实,足部保暖就是人体整体的抗寒防病。
睡前用热水泡脚,再使劲揉足心,可以有效地缓解脚部的寒冷。古往今来有“要长寿,头凉脚热”的说法,所以晚上吃完饭,休息一会,弄一盆热水,边泡脚边看电视。不仅具有御寒保暖,还可补肾强身.解除疲劳.促进睡眠.延缓衰老.防病。
在小寒的季节可以多按摩,不但可以驱寒,而且可以调理身体的机能。可常练习搓腹:搓热双手,然后用右手放在左手上,绕肚脐瞬时搓揉腹部十分钟左右。持续坚持能收到调理脾胃的效果,还能有效地预防便秘;还可以选择手心上下搓揉腰部,直到腰部红热,可以防止长时间坐着造成腰肌劳损。
冰冻运动的小贴士。
民谚说:“冬一动,少闹一场;冬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冬季特别是寒冬天气寒冷时,最重要的还是加强体育锻炼。适度运动.户外运动,强身健体.增强身体御寒能力。另外,不同的人在进行体育锻炼时要注意适当的锻炼方法。
1.时机宜晚。早上运动最好待日出后再做,因为日出后温度升高,空气中的污染物也减少了,还能进行日光浴。
2.适度的锻炼。冬天运动量不要太大,可以适当地进行全身性运动,如慢跑、体操等,以保持足够的体力。
3.保暖,防止寒冷。在寒冷的天气里做运动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受寒。
对小寒的保健提示。
小寒天是一年中最冷的节气之一,此时要注意起居保暖。天冷了,就是关节痛.颈椎病甚至心脑血管病都很容易发生。
要注意保暖,特别是对于肩颈、脚部等容易感冒的部位要加倍呵护。对老年人来说,在做好保暖的同时也要注意通风,注意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面对严寒,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增加衣服,但往往身穿的很厚,忽略了头上的防寒,甚至把帽子看作不重要的东西。事实上,人的头部与全身的热量平衡是紧密相关的。
民谚说:“冬戴棉帽,如穿棉衣”。如果只是穿得非常暖和,在寒冷的环境中,不用戴帽子,身体热能很快从头部散开。这样的热量散失所占的比重相当大。冬季,在户外戴一顶帽子,即使是一顶单薄的帽子,它的防寒效果也很明显。
推荐食谱
1.山药羊肉汤。
材料:羊肉500克,山药150克,生姜。黑胡椒.盐适量。
作法:羊肉洗净,切成块,入沸水锅,焯去血水,姜葱洗净用刀拍破;淮山片与羊肉同煮,放入适量清水浸泡与羊肉同煮,放入锅中,煮开后用文火炖煮,煮熟后用刀拍碎。
作用:补脾,益肺肾。
2.杜仲栗子猪腰汤。
原材料:杜仲20克,板栗300克,猪腰2只,猪瘦肉160克,陈皮10克,精盐少许。
作法:拣选鲜猪腰2块,分别切成2片,将白筋洗净,在清水中浸泡1小时左右,并且不停地换水,务求去除猪腰的异味,备用。板栗去壳,剥皮,取肉备用。杜仲、陈皮、猪瘦肉分别用清水洗净,备用。锅内加适量清水,以猛火煮沸,然后放入所有原料,待水煮沸后,再用中火继续煮沸3小时左右,再用中火继续煲3小时左右。
功能:该汤补肝肾、强身健体、强身健体的效果。
3.生姜大枣粥。
材料:姜.红枣.米.红糖。
作法:将米粒放入锅内,略干炒一会儿,然后加水,用汤匙将米粒搅匀,加入红枣及姜片,文火慢煮,直至粥煮熟,加入红糖。
作用:生姜有散寒的作用;红糖有祛风散寒,解毒的作用。红枣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是一种非常有营养价值的水果。
4.大枣韭菜粥。
原材料:红枣20粒,虾仁50克,葱10克,米100克。
作法:将整虾(去头不剥壳)洗净切段,大枣破核,葱洗净切段,与米同煮,早晚食用。
作用:具有益气壮阳的功效。葱姜的味甘性寒,可以温肾壮阳。补肾阳虚、精关不固等都是医学的常用药。
-------------------------------------------------------
易德轩大师网上线:【找大师网】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