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谚语 品味人生 人生命运 五行养生 能量保健 心理健康
您的位置 >> 易德轩首页 >> 养生 >> 能量保健 >> 中医脉诊之浮脉要领
中医脉诊之浮脉要领
责任编辑:(易德轩小编) 来源:(养生专题文章) 浏览次数:次 更新日期:2021年4月22日 >> 进入社区

中医浮脉要领

  中医脉诊之浮脉要领

  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轻取可得,如水漂木。

  脉学心悟:浮脉

  浮脉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部位概念,凡轻取而能诊得的诸脉,不论大小迟数,只要脉位在浮位,皆称为脉浮,如虚脉、微脉、洪脉、革脉等;另一种是指具有严格界定的独立脉象。为了对二者加以区分,前者可称为“脉浮”,后者乃称为“浮脉”。

  一、浮脉必须具备下列几个条件

  1.脉位:位居肌表,轻手而得。所谓轻手而得,是指轻取即可诊得脉之主体,脉之全貌。若轻手虽可触得脉的搏动,但沉按之脉较轻取时或大或细,或强或弱,或弦紧拘急,或动数不宁等等,皆非浮脉。因轻取时所诊得的脉象,并非脉之全体、全貌,反映不了疾病的本质,所以不得称为浮脉。
中医脉诊之浮脉要领
  2.脉体:浮脉虽轻手可得,但其脉体当不大不小,不长不短。大则属洪、芤、实、革、虚、散之类;细则属微、细、濡之类。

  3.脉力:浮脉当轻手而得,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如捻葱叶,如水漂木。所谓按之不足,是指当中取或沉取时,脉力与浮位相较,略显不足而已。若按之较轻取还有力,则为实脉、牢脉之类。若按之较轻取时明显无力,则属虚脉、芤脉之类,皆非浮脉。

  4.脉幅:脉起落之幅度不大、不小。过大为洪、实之类;过小为细、涩之类。

  二、浮脉形成的原因

  浮脉,是气血游行于外所致。气血何以游行于外,可见于以下三种情况:

  1.平脉:肺之平脉浮而短涩。四季中,秋脉当浮。秋属金,与肺相应。秋季,阳气由隆盛而初敛,人亦应之。脉虽浮,已由夏季浮大转见短涩敛降之象,故脉浮而短涩,此为平脉,当知无恙。

  2.邪袭脉浮:此种浮脉,当属实证,多见于外感新病。外感六淫,邪袭肌表,正气拒邪而不得深入,正邪相争于肌表,气血搏击于外而脉浮,如太阳病之脉浮。

  3.热盛脉浮:六气化火,五志化火,或气血痰食蕴久化热,热盛外淫,搏激气血外达肌表,脉亦可浮。此种脉浮,均属实证。

  4.正虚脉浮:这类脉浮,皆属久病、虚证。久病正虚,脉本不当浮,若反见浮者,可有两种情况。一是经适当治疗、将养,正气逐渐恢复而脉浮,此是向愈之兆。如《伤寒论》290条:“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327条:“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另一种情况是正气虚衰,真气浮越于外而脉浮。所谓正虚而浮,当包括阴阳气血的虚衰。阴虚不能敛阳;阳浮于外而脉浮;血虚不能内守,气失依恋,气越于外而脉浮;阳虚者,阴寒内盛,格阳于外而脉浮;气虚者,不能固于其位,游荡于外而脉浮。正如《四诊抉微》所云:“内虚之证,无不兼浮”。久病脉浮,可有渐浮、暴浮两种形式。渐浮者,或正气渐复而浮;或正气渐耗,真气逐渐浮越于外而脉浮。暴浮者,可见于正气暴脱,真气骤然脱越于外,阴阳离决而脉暴浮,多属回光返照的征象。如《伤寒论》315条“服汤脉暴出者死”。

  由上述可知,浮脉主邪在表,或里热外淫,亦主里虚。

  
中医脉诊之浮脉要领


-------------------------------------------------------

易德轩大师网上线:【找大师网】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养生小知识 易德轩网
养生
养生 易德轩网
易德轩吉祥网 直播教学
铁笔专栏 开运测算
风水装修设计 自助取名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易德轩故事 | 分类导航
易德轩网 2006-2019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00511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