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在网上提问有关于艾灸贵温养也的问题,易德轩小编针对这个问题为你提供相关养生知识的问题解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通常来讲,技术往往深入人心,而与技术相关的道法却不易被人察觉,道法即心法之根本也!就拿悬灸而言,最容易做到的就是烤火,可以心很散乱的施灸,不必太过用心专注凝定的施灸。相比之下,有慈爱悲悯之心且用心专注凝定的施灸,显得弥足珍贵。就好比金沙里的金质,经过挤压水洗筛拣才能显现!非有一番功夫,不得纯粹。
当今艾灸器具推陈出新,满足了各种使用人群“懒”的需求。是否如此?想必我们还是会赞同的。悬灸则不是,需要端着膀子拿着艾条来灸,若无长期功夫,就会因劳累费时费力而放弃,少有机会得尝悬灸妙味。即便坚持悬灸,又不得其法,往往因为不能获得现世健康利益而弃舍。因此,悬灸需要耐心专注,需要凝神静气,需要和合众缘。
怎么悬灸呢?说起来特简单,一看就会。是真会麽?确实不是真会,毕竟灸法的世界还是非常深邃的。如果思维维度不提升,只停留在客观物质的层面,恐怕连所谓的“灸感”都难得体会。做过悬灸的朋友都有一种感觉,就像泡茶,做饭那样,十人能做出十种味道。哪怕是定质定量,都会差之毫厘,而毫厘之差,谬以千里,很容易分辨。
是什么不同呢?是心性!每个人的品质修养不同,反映在事物上会有不同。就好比一个微笑的人带给你的感觉比一个苦恼的人带给你的感觉更让你乐于接受。《地藏十轮经》里说:“身心慞惶,惧失身命,恶死贪生,厌苦求乐”。这是我们这个世界一切有情的身心常态。“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这是我们世界的真实相。
那这些与悬灸有何关联?有关联!就是说我们要关注生命本身,而非外在相状。人生三宝“精气神”,那我们就用悬灸来调我们生命的精气神,而非仅用来烤火。要做到不烤火,就需要松静下来,放下诸缘,专注于自己当下的生命,与生命进行沟通与连结。古语说“静能生慧”,真实不虚!再加上慈爱悲悯,平等利他之心来做悬灸,自然圆满。
悬灸之时,艾条可垂直于穴位,高度自己体会掌握,有一个原则就是“稳”。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持艾条的手要稳,二是灸时的温度要稳,三是施灸时的心念要稳。假如你都做到了,不怕不出灸感。说一千道一万,要多灸多体验才好,要知道守形守气守神,是逐步成就的。所以不能着急,贵在坚持。
最近施灸三人,一人能觉察到凝定,灸百会穴一段时间,能感觉热力感传到腰部,并且通体发热;一人能觉察到灸感,灸印堂时有寒气外出,有牵拉感,灸命门时热力传导至肩胛,后身热心中万分悲怆,有伤心哭泣释放苦闷,灸涌泉穴时,左脚热力传导非常,右脚闭塞不通热力旋于表面;一人灸印堂时熟睡,生津吞服,热力持久温和行之双脚。
从这三人就可看出,并非灸感一定相同,都是“非故新新有”,不能期待再一次与此次有相同的体感,不同的人灸同一个人也会呈现不同的感受,功夫深浅,体感敏锐的人一试便知。悬灸时静下心来,就像“坐禅”,不觉间静定功夫就会提升。因灸是明火,便有一分审慎,不敢偷懒,不敢懈怠,正如马之缰绳,定个桩子栓住,便不能跑掉。穴位即是那个桩子,心是那匹马,而明亮的火头即是那根绳子,而整个人即是载体。
附:三维(精气神)悬定灸法的正确操作方法?
(1)灸师手持灸条凝神专注地为被施灸者实施悬灸,灸条是垂直于腧穴平面及腧穴所在的切面上,以保证灸热的作用面最大。
(2)悬灸的调控温度以被施灸者感受最适宜的温度为佳,不宜过于灼烫或者温度过低。灸条与皮肤之间的距离不可过近,应随时观察与感知被灸者的反应。
(3)不可过意追求灸感影响灸效,应以慈爱悲悯凝定之心施灸,同时持诵“南无地藏菩萨摩诃萨”圣号,默诵心听,摄心专注,以祈请大愿地藏菩萨慈悲加持。
(4)灸师应与被施灸者保持安静,身心放松,不可作过多的交流,以免影响实施三维灸的效果。灸程中弹灰莫太频繁,动作轻盈,勿慌勿忙,莫分散心神。
实施三维灸应注意的事项:
1.在施灸之前要保持心情平静,大怒、大喜、大悲之后,不宜马上艾灸。
2.三维灸后,要乐观愉快,心情开朗,精心调养,戒色欲,勿过劳,清淡素食,以助疗效。
3.使用灸法调理要有耐心,勿急于求成,灸从久,要有长久坚持下去的信心,这样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于养生保健,更要持之以恒。
4.三维灸的时间,上午、下午均可,一般阴晴天也不须避忌。特别的问题在特别的时间施灸比较好。
5.三维灸的不良反应,一般无,但由于体质和症状不同,开始施灸可能引起发疲倦、口干、全身不适等反应,一般不需顾忌,继续施灸即能消失。
6.一般施灸后,要避免着凉,秋冬季待穿戴整齐后,头上和身上的汗擦干、休息片刻后再出门。春夏艾灸后,也要注意保暖。施灸的当天不要洗澡,以免染上风寒。
艾灸贵温养,悬定有乾坤,道法即心法之根本也
-------------------------------------------------------
易德轩大师网上线:【找大师网】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