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 易德轩网
祝贺易德轩创始人兼首席风水大师【铁笔居士】彭炜珀进入百度百科收录为名人词条 2021-9-2
铁笔居士2024龙年精批年运、调理新年家居风水开始了,提升运势,开拓人生|!! 2021-9-2
易德轩承接风水装修设计业务,真正风水大师和专业装修设计结合! 2021-9-7
易德轩2024龙年化太岁锦囊及化太岁法事开始接受业务!! 2022-2-11
易德轩公告:“易德轩”已经注册商标,易德轩logo也已经版权登记,请相关侵权单位立即清除相关内容 2022-1-3


 易学百家号 生肖运势 吉祥物改运 铁笔居士易学专栏
您的位置 >> 易德轩网 >> 易学百家号 >> 易经的七度思维空间——周易管理哲学六点思考
易经的七度思维空间——周易管理哲学六点思考
责任编辑:(易德轩小编) 来源:(易学百家专题文章) 浏览次数:537次 更新日期:2022年3月30日 >> 进入社区

  有网友在网上提问有关于六爻象数的问题,易德轩小编针对这个问题为你提供相关的问题解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周易》是讲天地人之大道,它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文化和智慧的结晶,也是群经之源和大道之源。中国人从出生开始就已经深深地烙上了易经的印记,易经是中国人的民族基因、民族之魂和民族之根。正是一部易经才使中华文明薪火生生不息,尽管以农耕为代表的中原文明常常受到外来游牧民族的军事打击,尽管其中有政权和朝代的更替,但是国破山河在,中华文明并没有因此灭亡,中华文明的火种还是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有人说:“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其实在中华民族大分化,大改组,大融合,大统一的过程中,以易经为主流的中华文化始终是民族统一和融合的基石。中华民族分的历史只是暂时的,合才是历史的潮流,大势所趋。正是一本《周易》它使中国变成了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国家,这就是中华文化的力量。

  《周易》是中华民族思想和智慧的宝库。易经的历史非常久远,在没有文字的时候就有易经了,所以说易经是中华文明的起源。易经最早由中华文明始祖伏羲氏“一画开天”,创立八卦开始,后来由周文王推演出六十四卦。孔子及其儒家弟子们历经近八百年对《易经》进行详细的解释和定义,写成了“十翼”,被称《易传》,《易经》与《易传》合起来,称《周易》。我们也称“伏羲、文王、孔子”为“世历三古”,正是他们开创了中华易经文明的先河。从中华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来看,《易经》对华夏子孙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等有着深远的影响。军事家孙武读《易经》,写出举世闻名的《孙子兵法》;老子读《易经》,悟出了《道德经》;孔子读《易经》,写出了《论语》等四书五经儒家经典;鬼谷子读《易经》,写出了最有智慧的《鬼谷子》;中医古圣读《易经》,写出了《黄帝内经》。所以说《易经》已经深入到每一位炎黄子孙的血液当中,它是群经之首,群经之源。着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在《易经系传别讲》中说到:“《易经》这部书,在我们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有几句名言可以形容,就是“经典中的经典,学问中的学问,哲学中的哲学,最高最高的思想”,四书五经一切中华文化思想都来自《易经》”。

  易经被很多人称之为天书,很多人被拦阻在易经大门之外。易经为什么难学呢?难就难在它有广阔的七度思维空间,这就是:理、象、数、占、时、空、位。一个问题有七个不同的角度来理解,所以大家学习易经总觉得特别的难,不好理解,不好掌握,更不好使用。下面我南湖山人对易经七度思维空间分别进行阐述。

易经的七度思维空间——周易管理哲学六点思考

易经的七度思维空间——周易管理哲学六点思考

  1、易经中的“理”

  《周易》系辞上说:“易与天地准,故能弥沦天地之道”。可见易经是天地之道,天地之理。

  我们通常所说的易经的理,就是易经的哲学思想,其实它并非是一般意义上的理,而是“道”。在中国古代道与理是有差别的,道高于理。《周易·系辞传》说:“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是虚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是宇宙万物的主宰,就好象我们今天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没有操作系统计算机就无法正常运行,这个操作系统就好象是计算机的道。宇宙的运行也是由操作系统来运行的,这个操作系统就是中国人讲的道。宇宙正是有了这个操作系统,太阳与九大行星之间才能按照其自身的规律向前运动,春夏秋冬,四时不忒。当然,在基督徒们观念中,世界是由上帝创造和管理的,《约翰福音》开篇就是“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上帝”。不管怎么说,世界万物各有自己的运行规律,这便是道(上帝)操作运动的结果。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易经中的道理就是宇宙运行的密码,它是天地之大道,懂得易经的道理,并学会掌握运用,人生就不会有疑惑。孔子说:“加我数年,五十而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就是这个道理。“善易者不占”强调通晓了易经的精髓和思想,人生没有疑惑,不需要占卜,也是这个道理。

  那么《易经》中有什么道理呢?

  一是“合二为一”的道理:这就是太极和阴阳两仪的道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太极阴阳组成的,“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有天就有地,有男就有女,有阳就有阴,有实就有虚,有分就有合,等等。西方哲学的思想是有矛就有盾,是一分为二的二分法,中国人是合二为一,任何事物都是一个整体,密不可分的,此不存在彼也不存在了。这是东西方哲学思想的根本差别。

  二是太极的思维道理:阳阴道理,或者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道理。解决任何问题时(包括政治、军事、经济、社会和外交等等)我们都有两种手段,或阴或阳,或急或缓,或对抗或和解等等,或者阴阳并用,阴阳相生等等圆融的解决之道,这是通盘考虑的解决之道,中国人强调最高的境界是“致中和”。西方世界有时解决问题比较单一,比较直接,但是往往容易留下很多的后遗症。

  三是“四象”思维的道理:“四象”就是对阴阳的细分,阳有少阳和老阳,阴有少阴和老阴。这不仅是对阴阳的细化,趋势化,更是让我们能清晰地看到事物阴阳转化的关键时机和关键点。事物阴阳转化其实就是事物性质已经改变了。由阳转化成阴,或者由阴转化成阳,我们要与时俱进,适应外部情况的变化,这就是顺势而为,“道法自然”的思想。

  四是易经六十四卦的卦理:《周易》六十四卦其实宇宙世界六十四个密码,也是易经六十四个应用的场景,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不同问题的解决之道,所以说易经是人生的智慧。

  比如说:《周易》“乾卦”,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一生要奋斗,要有担当。你只要做到一生奋斗,你就会做到“元、亨、利、贞”,就会实现人生的辉煌,直达“九五,飞龙在天”。乾卦强调只有奋斗,人生才有精彩。

  又比如《周易》“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不仅要奋斗不息,勇于担当,也要做好德行的培养,这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如果你能不断地培养德行,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好与君子的配合,你最终可以达到“六五,黄裳,元吉”。坤卦强调配合也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当然,还有其它六十二个易经卦象的道理,这里不一一列举了。

  2、易经中的“象”

  什么叫做“象”,《易经》的“象”又是什么?

  由上图我们可以看出,象最接近于道,从道到象有五步的距离,但是用文字来表述则有七步距离,因此伏羲氏用象来观察宇宙天地的万事万物。老子说:“大象无形”,可见老子也是用象来研究道的,用象来揭示宇宙天地运行的规律。

  《易经》系辞:“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

  “象”为相似之意,《易经》是用卦象表示的,卦象即易象。卦象用以模拟效法宇宙万物的所有信息的显象(即外象)。卦象是全息表达宇宙万有的现象、形象、物象、事象、音象、色象等。《易经》系辞上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象征自然类物万象全息符号及其来源与演化过程,易卦取象于天地万事万物,所以,八卦以象的形式告知我们万事万物之理。

  象是《易经》的根,《易传》上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纹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八卦来源于观象,是将宇宙间万事万物之象高度概括为八卦。八卦是《易经》的核心,在没有文字之前,人们就是通过八卦来传输信息,这种传输的载体就是卦象,故无象无易。易经之所以与其它典籍有什么不同?主要在卦象,易经为什么难学?主要是卦象。用卦象来说明道理是易经一大特色。

  如何称作《易经》的卦和卦象?

  《周易正义》上说:“卦者,挂也。言悬挂物象以示人,谓之卦。”东汉文学家许慎进一步解释道:“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观看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

  中国古人是通过卦象来反映宇宙万物运行的规律及事物发展变化的吉凶悔吝,这就是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八卦在天表示天候之象、在性表品德之象、在动物表动物品类之象、在人表人身结构之象、在家庭表成员秩序之象。

  《周易》八卦则表示宇宙的八种基本物质,这就是八卦的象。它们的规律是: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

  《周易》六十四卦是八个经卦的两两重叠而成,每一个卦有每一个象,共有六十四个卦象。

  如下图乾卦,它在竹板上刻上六根实线,挂在空中以便人们观察其象,六根实线表示乾卦,纯阳卦,动力十足。

  又比如,下图坤卦,它在竹板上刻上六根虚线,这是坤卦的卦象,表示纯阴卦,完全没有动力,是一个配合的卦象。

  当然《周易》六十四卦有六十四个卦象,每一卦又配上相应的文字,即卦辞退和爻辞。它既象征事物的外形,又象征事物间的联系,它能显示出阴阳对立的矛盾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的运动规律,显示事物变化的吉凶结果。

  一句话,象最能接近道,以象喻理是《周易》的一大特色。

  3、易经中的“数”

  数是逻辑运算的基础,西方人发明了微积分为基础的《高等数学》,为物理、化学、生命工程、电子技术、工程机械等等其它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提供了根本的保障。

  《易经》中是人们早期活动和认识世界的产物,其在数的方面虽然没有今天《高等数学》那么复杂精细,但是《易经》也有自己的特定数字运算和数与象结合的规律。

  (1)太极数。即由“0”和“1”组成,用阴爻、阳爻表示,阴为二画(――)、阳为一画(-),即阴为偶数、阳为奇数。

  (2)天地之数。《系辞上》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数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

  (3)大衍之数。《系辞上》曰:“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4)爻位之数。每卦六爻从下往上为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六爻。阳爻用“九”表示,阴爻用“六”表示。

  (5)万物生成的河图之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故:一、六共宗,二、七同道,三、八为朋,四、九为友,五、十同途。这正是万物生存之数。

  (6)洛书之数。《易经》后天八卦数为洛书之数,其规律是:一坎、二坤、三震、四巽、五中、六乾、七兑、八艮、九离。

  (7)五行之数。五行之数即五行之生数,就是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也叫小衍之数。其中,一、三、五、为阳数,其和为九,故九为阳极之数;二、四为阴数,其和为六,故六为阴之极数。阴阳之数合而为15数,故化为洛书则纵横皆15数,乃阴阳五行之数也。

  总之,易经之数是易经的重要表达形式,易数与易象又有紧密的联系,互相之间可以转换。如我们得到数字“1”和“2”,就可以轻易得到“履之乾”卦,它就会根据你的问题来提供一个解决之道。所以,《系辞上》曰:“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我们如果真把《易经》的数理弄通了,天下万事的道理没有不知道的。未卜先知,这就是《易经》数理所达到的最高境界。

  4、易经中的“时”

  易经实质为成功学,成功离不开四个要件:天时、地利、人和、神助。这里讲的“天时”,就是一种时间的概念。

  我们平时经常讲“此一时,彼一时”,这也是时间的概念,时间一过事物的轻重缓急也就随之发生变化。

  易经就是研究时间的学问,所以易经也是时间运筹学。易经的时间主要有:

  (1)白天和黑夜:即阴与阳;阳动,阴收的规律;

  (2)四时:春夏秋冬,有春发,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

  (3)二十四节气:一年四季共有24节气,依次称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4)八卦的时间:

  在一年当中:坤卦为冬至,震卦为立春,离卦为春分,兑卦为立夏,乾卦为夏至,巽卦为立秋,坎卦为秋分,艮卦为立冬。

  在一天当中,分十二个时辰:

  坎卦子时,艮卦丑寅时,震卦卯时,巽卦辰巳时,离卦午时,坤卦未申时,兑卦酉时,乾卦戌亥时。

    5、易经中的“空”

  易经中的空,既是空间的意思。空间的学问是易经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我们常常讲易经是时空学,就是时间与空间的学问。易经讲的空间,包含了两种不同的概念,一是不同的地域,二是同一个地域中的不同方位分布。

  要研究易经的空间学问,以下几个问题非常重要:

  (1)太极的概念:太极就是中心点,找到了太极点,才能找到八卦的方位分布。

  (2)一物一太极:它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如果以中国为研究对象,那么河南为中心它就是一个太极点,一个城市也有一个太极点,一个小区可以找到一个太极点,一幢房子也可以找到一个太极,一个桌子也有一个太极点。这里不一一列举了。

  (3)八卦的方位分布:

  先天八卦图:坤为正北,乾为正南,离为正东,坎为正西,震为东北,兑为东南,巽为西南,艮为西北。

  后天八卦图:坎为北,艮为东北,震为东,巽为东南,离为南,坤为西南,兑为西,乾为西北。

  6、易经中的“位”

  易经中的“位”主要是《周易》六十四卦的爻位。在六十四卦中每一个卦象都有六个爻组成,共384个爻。

  一卦有六个爻,即有六个不同的位置,由低到高,分别有: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上爻。

  其规律是:

  (1)爻位由下向上发展,下为轻,上为重,下为低,上为高;

  (2)它反映了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处的位置不同,表明其地位、身份、条件的不同,下的级别低,上为级别高;

  (3)同一个卦象,不同的爻位,有吉有凶,吉凶没有什么固定的规律;

  (4)爻位:有当位与不当位之分;

  (5)爻位:有贵贱之分,少为贵的原则;

  (6)六个爻一般的对应规律是:

  初位之爻象征事物发端萌芽,主潜藏勿用;

  二位之爻象征事物崭露头角,主适当进取;

  三位之爻象征事物功业小成,主慎行防凶;

  四位之爻象征事物新进高层,主警惧审时;

  五位之爻象征事物圆满成功,主处盛戒盈;

  上位之爻象征事物发展终尽,主穷极必反。

  爻位的划分好处:主要是我们知道自己当下的位置,从而知道我们当下应该采取何种策略,是攻是守,是进是退?做到进退有度。

  (7)六十四卦的位

  易经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有自己的定位,通过下面这个图,我们就可以知道每一卦所在的位置。

  7、易经中的“占”

  占卜是易经的一大特点,如果没有占卜的功能,那么它就与其它经典没有什么区别了。如果易经只是道德规范的书,那它又有何意义呢?所以孔子在《系辞上》曰:“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又曰:“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又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占筮者尚其卜占”。这表明孔子一直认为《易经》有占筮之功用。朱熹认为:“易乃占筮之书,古者则藏于太史,太卜以占吉凶”。

  我们为什么要进行占卜?这是因为任何时候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都会有疑惑。比如我们在做一件事情时遇到非常大的阻力,下一步应该怎么办?无非是三种情况:一是我们该继续前进?二是应该停止?三是应该返回?这就需要我们做出决策。在通常的情况下,小孩有疑惑可以找大家解答,知识少的人有疑惑可以找有经验的人来解答,大人有疑惑可以找智者来解答,但是人的知识和经验总是有限的,谁也不可能对全世界的问题一一进行解答。这时我们有问题应该问谁呢?在穷通了我们对事物的认知也无法得到答案的时候,我们只能问天,但是天意难测,只有精通《周易》的人才能知道天意。通过易经占卜,它能帮助我们提供相对独立和比较公正的解决方案,为我们提供一个辅助决策依据。

  在《周易》六十四卦象中,从吉到凶共有六个安全等级,即:吉、吝、厉、悔、咎、凶。它不仅是卦辞、爻辞的吉凶标志,也是吉凶轻重的区别,对帮助我们决策有实质的指导意义。另外,在卦辞和爻辞中我们也常常见到有:“利涉大川”(即前进),“利贞”(坚守或者不进),“利西南不利东北”等等辞汇,这都告诉我们当下应该是进取策略还是保守策略,或者那个方向对我们行动有利。这种有指引性卦辞和爻辞在易经中是很多的,这也说明它对我们的工作有明确的指导意义。这里我还得特别指出,《周易》六十四卦其实就是六十四个应用场景,占卜得到一个卦象,就是当下的应用场景,再看看几爻动,“动则有因”,找到原因,我们就知道吉凶,就知道应该采取什么策略。

  占卜为什么能为我们提供辅助决策方案呢?这是我们古人先贤天人合人和天人感应的智慧。当你有问题时,头脑通过冥想,求助于天,你的头脑产生的电磁波与天上的电磁波就会产生谐振,从而得到一个易经的卦象,通过易经的卦象分析和判断就能得出问题的答案。

  下面我讲讲易经的常用的占卜方法:

  (1)蓍草法:占筮的工具是蓍草,占筮的方法为《系辞上》所说:“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而后挂。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数。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是故四营而后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这是说占卜时会有11520种的变化,我们平常说千变万化一点不假。

  蓍草占法,是周朝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常用方法,这种方法成卦比较复杂,它有千变万化,准确度会高一些,问题就是过程比较复杂,操作难度比较大。

  (2)铜钱法:铜钱法比较方便,使用三个铜钱,分六个步骤,由下往上分别得到六个爻,其规则是:一背二面为少阳,一面二背为少阴,三背为老阳,三面为老阴。老阳和老阴的爻要进行阴阳变化。因此最后呈现出来的完整的卦象,一般含有主卦和变卦。如“乾之大有卦”,则主卦是“乾”卦,变卦是“大有”卦。我们根据卦象和爻辞来定吉凶。

  (3)易经占卜的方法还有很多,如以时间起卦,方位起卦,数字起卦,人物起卦,等等,这里不一一列举了。

  (4)易经占卜自西汉京房之后,加入纳甲,安上世应,利用五行的生克原理,这种方法称之为“六爻占卜”。

  (5)宋代邵康节发明了《梅花易数》,简化了占卜的过程,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人使用这种方法来占卜。

  (6)还有其它方法,我不一一列举了。

  在讲完易经的七度思维空间之后,最后同大家介绍一下易经的“三大原则”,这就是易经中的“简易、变易、不易”。

  简易:即“大道至简”原则,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从表面看去似乎纷乱繁杂,实际上很简单,也很有规律,在多样性中存在着同一性,我们能将复杂的问题用一二句话就能说清楚,这就是大道至简。

  变易:变化是易经的核心。天地万物以及自然界的一切都是运动的,永无休止变化,正如春夏秋冬永远不停止交换运动一样,事物永远不可能一个原点停止运动。所以我们又常常说不变的是常常是变化。

  不易:自然界当中天地人及万事万物好象错综复杂,但有其不变的变化规律,如一阴一阳之谓道,这是永远不会变化的。又如,世界万事万物的最高主宰是“道”,这个“道”是恒定的,永恒不变的。

  我们掌握了易经的七度思维空间,人生自然增加不少的智慧,真正做到不疑和“无大过”是有可能的。

  周易管理哲学六点思考

  《易经》被称为众经之首,既是经学,也是管理科学。本文从六个方面来谈易经哲学中对管理者的一系列启发,可见易经哲学与现代管理科学血肉联系之一斑。

  《易经》与古代科学的关系当然是复杂的,与现代科学的关系之密切也日益突显。随着对《易经》本身的越来越深入的考察,《易经》对管理科学的“指导作用”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本文从六个方面来谈易经哲学中对管理者的一系列启发。

  一、高阶重德,以诚待人,《易传》认为推动社会正常运转的杠杆是道德。

  《系辞下》说:“是故《履》,德之基也,《谦》,德之柄也。《复》,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损》,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易传》举出了履、谦、复、恒、损、益、困、井、巽等九卦,认为这九种道德规范是防止出现社会崩溃,维系社会健康发展的保证。德中尤有可言者为“诚”。管理者的最高法则就是“诚”,其核心是:管理者用诚信现管理的最大要义———以人为本,可以充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周易》虽然体现的是周代的哲学意识,虽然讲的是阴阳这样看似飘渺的东西,它的基本精神方向仍是以人承天,强调实在本身的未完成性以及人对于实在的参与性。在现实社会中,领导者必须是以诚待人,不是以权术欺人;是以情感人,不是以势压人,这样才能实现团结人民,众志成城。《孙子兵法》有言:“将者,智、信、仁、勇、严也。”这里的“信”为诚之意,诚信是将才的素质之一。同时,诚信也是师德修养的灵魂,是管理者管理的灵魂,是所有人自身修养的灵魂。

  二、仁者无敌,勇者无惧,《周易·说卦传》阐解“易”道概括为:“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由此引发了以“仁”与“义”为核心的儒家之学。例如《比》卦:“比,吉,原筮,元永贞,无咎。不宁方来,后夫凶。”它实际上讲的是人与人之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亲密比辅的道理。它既是对个体修养的道德要求,也是古代统治者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对于当代的管理者来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贯彻《比》卦的主旨是:对内做到和睦亲善,就会吉利平安;对外做到和睦亲善,就会天下太平。老子说:“我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孟子说:行仁义等于王天下。就是这个道理。在“仁”的基础上,作为一个成功的管理者,还必须做到有“勇”。首先,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必须要能够大胆假设。易哲学提出了一系列以卦爻、阴阳、五行关系为推断依据的预测决策方法,建立的模仿世界的预测系统中预测者是最为重要的主体。这放在管理领域来说,一个管理者的预测作用是很重要的,他几乎决定了整个管理主题的发展。而一旦方案提出牵一发而动全身,整个运作就随之开始。这就需要高层管理者具备不凡的管理气质和魄力。不仅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应对时世的能力,在纷繁复杂的情况下,才能作出合理的切实可行的策略和方法。再次,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必须要锐意改革。《易传》对革命的看法,至少有如下几点值得注意:1、社会的革命合于天道,是天道运行的必然产物。2、革命的目的应当像四时生养万物那样,促进人与万物共同繁荣昌盛。3、革命也有一定之规则。“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大亨以正,革而当,其悔乃亡”。4、革命的方式,既有中断性,而更有连续性。在变易中,突出继承和发展。5、革命的两面性,正如阴阳之变。整个《周易》可以说始于阴阳终于阴阳而由阴阳组成,而阴阳变化的阴阳之道就是预测的基本规律,阴阳之道为预测依据时主要是指规律之道,正是这个规律之道可以为决策、预测提供方便。

  三、天道尚变,遵循中道,《周易》变易观包罗万象,交相变化,它包含交易观、适变观、恒变观和简易观等内容。

  《周易》揭示的交易道理,也就是管理创新的道理。《易经》益卦六三“有孚,中行”,“中行”就是“中道”。“中道”即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指刚柔相济,张弛有度。“中道”不是折衷调和,是一种最佳状态,最高境界。就是顺应自然规律和历史规律,就是从客观实际出发,而不是主观臆断:如:“嫉妒心———上进心———好胜心”,“懦弱———勇敢———鲁莽”。这里的上进心、勇敢就是“中道”,像虚荣、狭隘、忧柔、恐惧、刚愎、嫉妒、贪婪、懦弱、猜疑等要么是不及,要么是过。过和不及是小人的行为;“中道”是君子的行为。作为一个管理者也必须讲究中道,万事不能过,若过就会导致己身败落,导致被管理阶层的不满,我们常常称赞某某善于沟通,善于讲关系,会做人,总是不温不火的,这种就是善于中道的表现。

  四、上下明确,善用左右,《周易》管理思想的有序性依赖于其本身的有序性。它本身的有序性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六十四卦的有序性。二是事物发展演化的有序性,三是六十四卦中每一个卦的本身也是一个有序的整体。这种有序的结构以及结构的有序性,为管理者(统治阶级的代言人)进行有效管理提供了方便和可能,由此使最高统治者不必每事躬亲,而只需对有关(下一级)部门和人员发号施令即可收到理想的管理效益。基于有序性,《周易》的层次性更为突出和明显,这体现在管理上表现为强调分层管理,其管理的实质是下级要对上级服务,而上级则应保证下级在自己主权范围内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同级部门间则强调协作配合。易经对雷、风、雨、日、艮、兑、乾、坤等的不同职责进行了明确规范,运用到管理层就是:不同的组织部门,各负其责,各司其职。这体现了它对不同层次的社会组织和管理人员有着不同要求。对处在同一层次的社会组织和管理人员,除了要求他们能各司其职还要当位,当位则吉,不当位则凶。《易经》的基本原则是“阴阳两爻”、“乾坤两象”的对立与配合的演绎。在《易经》看来,世界之所以形成,所以发展,就是因为始终保持着种种对立的物质———天地相对,日月相对,水火相对,阴阳相对,男女相对。《易经》的伟大在于没有止于仅仅发现世间万物中的对立性与差异性,而是进而洞察到宇宙万物生存的奥妙是相反相成的合作,“日月合一为易”———万物在对立的基础上配合与合作才能相互自然生存。高层管理人员要善用左右。善用左右手的核心是:高阶领导者处于九五之尊的位置,凡事要留有余地,要深藏不露。高阶管理者的三大要益是具有能力、魄力、担当(责任感)。其用意是做得恰到好处。一般情况下有能力的管理者用不着逞凶斗狠,只是通过渠道委婉地表达意见,这样才能上合天意,下顺民情。严格地说,科层制管理是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然而,《周易》管理思想有序性、层次性的基本特点以及分科执掌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的主要内容,与近代资本主义科层制管理的特点完全一致,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认为早在二千余年前,《周易》就已经形成了科层制管理的思想。

  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中国最早的典籍《易经》中就处处透露出先民的忧患意识。

  因此,《易传》作者说:“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易传》举出了履、谦、复、恒、损、益、困、井、巽等九卦,认为这九种道德规范是防止出现社会溃决,维系社会健康发展的保证。故朱熹注:“此章三陈九卦,以明处忧患之道。”《说文》把阴、阳的原始含义解释为幽暗(隐)、光明(显)。明显之谓阳,幽隐之谓阴,存在(道)的本性就在幽明之间一往一复的运动之中。《诗经·大雅·文王》曾谓“周虽旧邦,其命惟新”。后来的《礼记·大学》引用了这句话,鼓舞人们走在日新的道路上,随时提醒自己的忧患意识。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讲未能看见的忧患有很多,自我的不断更新的必然性。《周易》不言“始终”,但言“终始”,又言“大明”。这种把终结聚集在自己的规定中的新的开始,在《周易》中被概括为“大始”:“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的本性就在于不断地重新开始,在它那里,永远没有完成与终止。王夫之把始终的辩证关系总结为:“始以肇终,终以集始”,“历终而知始。大始者不匮”。正是通过对于始终关系的如上理解,我们看到了一种深刻的时间意识。时间已经被明确提升12到宇宙———本体论的高度,它决非实在之可有可无的因素。所以管理者不能居高自傲,固步自封,不能停下脚步,而必须不断追求,时时去发现和解决问题。一个管理者要做到居安思危需时时自省。在《周易》世界中,人与实在之间并没有被设置为主体与客体。主体既是客体,客体又是主体。海德格尔说:“作为一个怀疑者,笛卡尔迫使人们以这样的方式怀疑:他引导他们把他们自己、他们的‘我’作为思考对象,这样,这个‘我’、即人的主观渐渐地被称为思想的主要对象。由此产生了现代的‘我—观’(I-viewpoint)及其主观主义。不过,哲学本身也就多了一种深刻的认识:哲学必须以怀疑开始,必须对认识活动本身和认识的可能性进行思考,而且必须建立起一种认识的理论,然后建立一种关于世界的理论。由此认识论成为哲学的基础”。按照这种主体—客体的模式,实在依赖与人的思想才能被认识,实在必须于与的理性保持一致。管理者应该随时怀疑自己,把自己作为思考对象,要居安思危。

  六、权变松紧,无为而治,《易经》有无为思想。

  《系辞上传》云:“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这是讲天道是无意志、无情感的。然而天道所成就的事业最伟大,张载说:“天地则何意乎仁,鼓万物而已,圣人则仁耳,此其为能宏道也。夫不能生善人政,以天无意也。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圣人之于天下法,则无不善也。”以“天地不仁”去行仁,则这仁是最大的仁。《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提倡不扰民而让民自由自在的生活,这不是最大的仁吗?其中体现的管理哲学是:有所不为而用天下。这不是说什么也不做,但是要权责分明,各司其则,上面已说,此不赘述。此外,管理还要松紧适度。例如《易经》首先肯定了惩罚的教育作用的同时要求运用适度,即:“小惩大戒”。《尚书·尧典》有“鞭作官刑,扑作教刑”的记载,可资佐证。惩罚是为了树立一定的行为规范。《系辞上传》解释说:“小惩而大戒,此小人之福也。《易》曰:‘履校灭趾,无咎’,此之谓也。”管理者在下属犯了错误之后要有宽大的胸怀,“小惩大戒”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除此之外易哲学中还积累了大量的管理原则,可以为现代管理所借鉴。如管理者的修养方面,易哲学提出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惩欲戒忿”、“果行育德”等六十四个方面的道德要求。这些要求,是中国古代管理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到今天仍对管理有重要的直接借鉴意义。


@-------------------------------------------------------@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你有什么看法,可以到社区发帖交流热议:【问答热议】

运势 易德轩网
今日运势
风水 易德轩网
易德轩商城 直播教学
铁笔专栏 开运测算
风水装修设计 自助取名字
帮助中心 | 分类导航 | 网站地图 
易德轩网 2006-2019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2008325号-4)